4月1日,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本草中药社开展“习百草传统文化 寻京族医药瑰宝”主题实践活动,37名港职院中医药文化爱好者相约在春日的校园,从身边开始探索,重新认识那些习以为常、见惯不惊的神奇植物。
在医药与康养系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百草世界,在校园内开启了“本草探秘”之旅。大家认真找寻、一一辨认,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各类植物,从形态特征、药用基源、性味功效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榕根须——通龙路、散风热、祛风毒;黑呕草——止血、补阴虚;番桃——收敛止泻……一株株平平无奇甚至时常被认为是野草的植物,在中医药范畴内却具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和功效,让同学们惊讶不断、惊叹不已。


此次活动共记录了48种药用植物,其中爆芽狼、路边红、山红花、叶下珠等12种为京族常用药。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万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京族三岛”地处亚热带地区,土壤地质大多为赤红壤和滨海岩土,植物生长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在生存与繁衍的进程中,京族人民发现并利用植物进行伤病医治、健康养护,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医药文化。京族医药文化为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我国传统医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更是古老又神奇,真是满山不见药,却满山皆是药。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不禁发出感慨。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港职院青年学子,我们要自觉传播中医药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牢牢把握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实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刻苦钻研、踏实奋进、锐意开拓、担当有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努力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