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重塑着各个行业,尤其是在医疗领域,其变革的深度和广度令人瞩目。作为医学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名负责人,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已然成为我内心深处不断思索的关键议题。以下是我在研学实践中,结合医药康养行业亟需解决的痛点,思考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开展路径。
一、政策引领,区域优势铸就发展基石
医药康养学院紧跟时代步伐,以“健康中国2030”这一宏伟战略为清晰指引,积极探寻发展新路径。学院巧妙地通过“典型案例、专业调研、专题研讨”这三个关键着力点,全方位发力。同时,充分借助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谋划“人工智能+医学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这一举措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更让学院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准了自身的定位,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洞察难点,明确前行方向
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进程中,我们通过典型案例学习及开展调研等方式,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在实践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教学理念与方法滞后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然无法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陈旧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行业需求严重脱节,课程创新往往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无法真正触及核心。这种现状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材开发与资源整合困境
教材开发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节奏。传统的编写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在数字资源整合方面效率低下,难以实现产教融合的目标。这使得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滞后于实际行业需求,无法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AI工具应用难题
AI工具的操作复杂度较高,与教学场景的融合存在较大困难。多数教师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和实践经验,仍然深陷于“不会用、不敢用、用不好”的尴尬局面。这不仅限制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创新驱动,构建智慧医疗专业新生态
(一)技术融合,重构专业体系
1.面对AI技术对医疗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我们应该以“临床需求牵引、技术交叉融合”为根本原则,系统地推进专业体系的重构。将解剖学3D虚拟技术与医学基础课程深度融合,充分挖掘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场景。这种创新的融合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还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依据行业需求和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增加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应用的相关课程,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前沿知识,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二)学科交叉,赋能课程升级
1.积极鼓励教师们大胆创新,将AI助教、AI学情分析、知识图谱、资料助手等先进技术运用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学科交叉创新,构建智慧医疗专业群,推动课程向智能化方向升级。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需求。
2.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教材开发速度,采用智能化编写工具和平台,提高编写效率。整合数字资源时,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对各类医学知识和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和标注,构建丰富、系统的数字资源库。如开发交互式电子教材,融入动画、视频、虚拟仿真等元素,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产教融合的需求。
(三)虚实融合,提升实训效果
大力加强虚实融合实训,提高VR及智能实训室的使用率。在课堂上积极引入临床思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数字化解剖系统等前沿设备,实现人体各大系统智能识别、临床思维模拟训练等多项实训功能。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实训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医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 双师建设,强化师资力量
高度重视双师队伍建设,精心组建AI医学教师团队。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典型案例、开展专业调研、深入参与研学实践等方式,推动深度产教融合。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还能让他们更好地将行业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五)设备盘点,提升实操能力
全面盘点实训室现有设备,如心肺复苏虚拟考核系统、“急救与重症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评估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合理提高实训课占比。同时,中医养生专业引入脉象诊疗系统、智能型推拿手法训练系统、穴位定位可视系统等先进设备,有效提高学生的实操正确率。这些设备的引入和合理使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四、AI助力,打造数字医疗新高地
1.AR/VR实训室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数字医疗教育品牌。通过拓展应用场景,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医疗教育”,建设智慧养老医学虚拟仿真、药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
2.鼓励教师积极探索AI工具与教学场景的融合方式,开展基于项目式、案例式、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实施“AI+医学”赋能医药卫生职业教育出海行动。联合医学开放实验区开展中国-越南“AI+医学”国际研讨与交流,在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教学与实训等多个方面深入推进AI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这不仅能够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五、展望未来,开启智能教育新征程
展望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AI技术的优势,着力构建具有医学职业教育特色的“五金”建设。重点围绕教、学、训、考、评、督、赛等多个关键场景,聚焦医学职业教育的特色和需求,深入研究和探索AI技术在医学职教改革、管理效能提升、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应用路径。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智能时代发展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医疗卫生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通过这次人工智能专题研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医学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而不懈奋斗。将人工智能从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教育管理、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提升医学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